您好,歡迎閣下來到 香港中樂號
滚动资讯:
所在的位置:首页 > 普洱江湖 > 普洱茶雜談

易武 易武普洱茶的前世今生

来源:网络作者:易武茶人 时间:2018-01-12 18:51:27
我要投稿 字体大小【

 

 版纳“易武”是个傣语地名,在唐代属南诏银生节度使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路,明代属车里宣慰司,后与倚邦、整董合为一个版纳,清雍正时期实行改土归流,易武划归普洱府,1927年易武划归镇越县。

 

现在的易武是勐腊县下属的一个乡,而勐腊县则是中国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勐腊东部、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隔江与缅甸相望,易武东部直接与老挝交界。据此,“彩云之南,国境之边”大抵可以将勐腊易武的地理位置形象化。

易武地处北回归线偏南(北纬21°51’~22°05’),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季风雨林气候区,温热多雨,土壤肥沃,常年绿木葱葱、生机勃勃。海拔最高处超过2000米,山高雾重,各类植被赖以滋润,成片的生意盎然之象。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有人曾用这样一个类比说法来形容易武普洱茶的关系:易武对于普洱茶来说,就相当于景德镇对于陶瓷、宜兴对于紫砂、安徽泾县对于宣纸。“普洱茶”是“易武”一份的标签,“易武”也是“普洱茶”的一个关键词,但在这份标签、这个关键词被敲定的过程中,易武的人和茶,一起用了千年长久的时光,走过漫长的时代征程,才沉淀了如今厚重的陈香和四海的名望。

 

(一)回到原点

 

 

易武普洱茶的故乡。最早在历史文献中记载普洱茶种植的人,是唐代唐懿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曾亲自到过云南南诏地的唐吏樊绰,他在其《蛮书》(约成书于咸通四年即公元863年)卷七中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银生城”指的是唐南诏所设的“开南银生节度”区域,辖今景东、景谷、普洱、西双版纳;“城界诸山”即今景东城边哀牢山、无量山及两山余脉,涵盖了今天的普洱、版纳(含易武)、临沧、玉溪、红河以及老挝、缅甸和越南的部分地区。这也是普洱茶区产茶的最详细、最可靠的记载。

另南宋李石《续博物志》中亦有载:“茶出银生诸山,西番之用普茶,已自唐时。”清人阮福在其撰写的《普洱茶记》中说:“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曰架布、曰嶍崆、曰蛮砖、曰革登、曰易武。”由此可见易武种茶历史之悠久。

而据口碑流传及易武《茶祖史话》记载,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始于东汉末年。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因为传说是孔明教授当地古人采茶饮茶的方法。他们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廿三日,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最初茶是作为药物来使用的易武土著民族将野生茶树引为药用,发现茶叶具有清热解毒、醒脑明目的药用功效。一传十、十传百,“茶能入药”便渐成通识。然后逐渐认识到可以将茶作为日常饮料来饮用,解渴又防病,清心解恼。茶叶因此从药用变为饮料。外地到这里做生意或者是路过的外乡人生病了,易武人也会用茶叶来给他们治病。病治好了,知道茶叶的好处良多,当然会免不了要买些随身携用或是带回自己的家乡。于是一来二去茶叶自然而然地就变成了商品。

再于是,应求供需,就有人迁到野生茶林多的地方去改造野生茶树,把高大的茶树砍矮,砍除杂树、藤条,除去杂草等,变成容易采摘的小型茶园;渐渐便会开始自己选址种茶树,形成人工茶园。漫山茶树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经济作物。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在明朝之前都还主要是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唐时,易武大兴土木,掀起了大种茶树的高潮,易武方圆数百里内几乎山山种茶树,处处有人家。茶叶产销量逐渐增多,百姓的日子也逐渐变好,茶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事业,易武成了滇南有名的“利润城”。

易武的茶经唐、宋两代的发展,已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形成了茶产业。但到元朝时期,由于战争和疾病等因素,当地土著民族的安危都深受影响,人丁大量减少,茶园也大量荒芜。

总结来说,明清以前的易武普洱茶,还处于发展的起点时代。正如一株生长了几十年的茶树,它藏养深山,安静成长。还有漫长的时光岁月在守望着它,等待着它厚积薄发、征战四方。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二)数不尽的繁华

 

 

大约四百年前,易武的“嘉木真香”吸引了大批异乡人投奔而来。他们开茶园、办茶号、贡普洱、辟古道,带给易武一片新景象。自此,在经历了元时的冷寂之后,易武茶又迈开脚步,开启了新的征程,开始它数不尽的繁华时代。

 

1、从雍正到乾隆:易武茶山七十年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明朝末年,江西和云南石屏的汉人进入易武,开始在易武贩茶或制作土特产品出售。当时的石屏,地势偏僻,人多地少,风雨不调时衣不暖体、食不饱腹,生计艰难唯有奔走他乡。许多南下的石屏人看到六大茶山地区气候适宜,土地宽广肥沃,大面积弃荒的茶园谁恢复属于谁,于是大批相约而来。清雍正二年(1724年),大量茶人“奔茶山”涌入易武,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有载:“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府成立时,大量的石屏人被易武土把总招募到易武开辟茶园。(注:“土把总”是封建王朝戍边驻军职衔,即任用土著首领或民族头人为军队长官。在其辖区内,土把总集行政、军权于一身,为最高统治者。)但因当时茶山事端不断,清政府“严禁客商入山作茶”。

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政府颁布了云南茶法,云南实行“茶引”制购茶,此时茶商才得复入。(注:“茶引”是茶商纳税后由官厅发给的运销执照,类似现代的购货凭证和纳税凭证,同时也具有专卖凭证的性质。)从乾隆初年开始,普洱府对茶的垄断经营渐渐放宽,上万的汉人涌入易武,在易武改造老茶园,开建新茶园,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生产。至乾隆末年,整个易武茶山绵延100多公里,山山有茶园、处处是村寨,商旅来往不绝一派兴旺之象。

易武成了一座著名的茶山。从清雍正二年(1724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的这70多年,是易武茶山最强盛的时期。

在这期间,不得不提的,是“贡茶第一镇”这一称号。在以后的漫长岁月里,它作为易武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无数茶人翻山涉水前来感受易武的独特茶韵。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贡茶制度起源于西周,以后逐渐严密。清朝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普洱贡茶的兴盛和顶峰时期。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罗养儒著《纪我所知集》载:“论云南贡茶入帝廷,是自康熙朝始(公元1662年),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采买普洱茶5担运送到京,供内廷作饮。至此,遂成定例,按年进贡一次。”可知普洱茶作为贡茶北进京师始于清康熙年间。

雍正七年(1729年),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设置普洱府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芽茶制”。阮福《普洱茶记》有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可见普洱茶入贡朝廷倍受欢迎。《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

普洱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后渐以易武山为主。清康熙年间,易武倚邦归车里宣慰司管辖,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上缴的贡茶即由于色香味具佳而倍受皇室成员青睐。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和粮食的购销,并把易武定为贡茶采办地,指定易武茶区年解贡茶66666斤。自此,易武成为了茶人眼里的“朝圣地”。

 

2、从道光到民国:易武茶业九十年

 

 

易武茶史上的第二个高峰阶段,是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8年)。这90多年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当时,它是普洱茶的交易和集散中心,茶庄、茶号遍布,一些茶商甚至把商号开设到了香港和国外。“易武正山七子饼茶”名扬海内外。

清代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蛮砖、蛮枝、曼撒)先以倚邦为重镇,但到了清末,随着清王朝的衰落,六大茶山也开始衰落,尤以倚邦等为重。六大茶山易武曼撒蛮砖革登倚邦攸乐)称号有所变更,以易武为主要重镇。《勐腊县志》中说:“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莽枝(勐芝)、架布、嶍崆等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

据《茶祖史话》及李拂一先生著《镇越县新志稿》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茶区年产干毛茶7至8万担。”清代檀萃《滇海虞衡志》一书中有云:“普洱五大茶山,相距不远,以易武为中心集散。”从19世纪末始及民国时期内,易武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新的茶区茶叶集散地。也就是说,易武普洱茶,是集种植、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易武几乎浓缩了普洱茶在清代发展的历史。

清代以前,易武以生产晒青毛茶为主,这些晒青毛茶由马帮驮运到思茅、普洱,再加工成各种普洱紧压茶。清代初期,石屏人“奔茶山”陆续到达易武,扩展茶园、兴建茶庄,就地加工、运销普洱紧压茶。这样一来包装、转运、销售都比散茶方便许多,于是各地茶商都把散茶收购到易武加工后再运销各地,倚邦、曼砖、革登的茶叶大部分也都运抵易武加工。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道光年以后易武的茶号、商号大增。易武人不仅卖茶,还卖药材、洋布、洋油、棉花。从同治、咸丰年间开始,六大茶山的茶叶加工中心,商贸中心逐渐向易武转移。到光绪年间,易武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倚邦,成为六大茶山最大的茶叶加工基地、出口基地和内外商品流转地。1897年,清政府在易武设海关。

而至民国时期,《版纳文史资料》有数据记载:1912年易武茶区产茶5000担(1担=50公斤),比倚邦、曼洒、曼庄、革登四茶区的产茶之和还多;1957年易武茶区产茶1250担,也多于倚邦等四茶区的产茶之和。1929年成立镇越县时,易武一度成为县府所在地。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就不得不提易武的“茶马古道”。

 

 

其实远在唐代,易武就曾是南诏政权的“利润城”,在茶马互市以及与吐蕃关系的维系上,都发挥了很多作用。明代以来,商贾、民众出资出力修路架桥,开辟茶马古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辟易武至思茅的主要通道;道光十年(1830年),在磨者河上首建永安桥,连接易武倚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建由易武倚邦至思茅的茶马古道。

从此易武茶内销西藏、思茅、元江、石屏、昆明等地。易武东部又直接国界,历来即是通往东南亚的陆路口岸,成为六大茶山的茶叶集散中心和内外商品流转地之时,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分开去,除了进京、进藏的2条线路外,其余都通向了毗邻的国家: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和印度等。

据史料记载,在易武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常住人口多达十余万人,其繁华景象可见一般。遥想易武当年,建房、修路、造桥,热火朝天;商号、茶庄、店铺,鳞次栉比。每天都有一队队的马帮往来络绎不绝。青石铺就的古道上,他们踏着夕阳、怀着兴奋而来,又在清晨迎着朝旭、带着陈香肆意的普洱茶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继续向远方出发。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专题】<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的步履①:从原点出发,向繁华进化

明清以后至民国时期,可以说是易武茶的“风云时代”:“普洱”成为“易武”的一个标签,“易武”渐成“普洱”的一个关键词。时代风云变幻,易武茶重新出发。古道尘土飞扬,那是易武茶征战四方的身影。无论历史过去多久,易武茶的这段“风云时代”都是普洱茶历史上不可磨灭、无可替代的浓重一笔。贡茶名下的盛荣,茶马道上的陈香,连带易武的千年历史,都发酵成了这一杯浓酽,深重而醇厚。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

最新更新

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

2022/10/31

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

2022/10/31

冰島五寨包括:冰島老寨、南迫、地界、垻歪、糯伍,也就是一條猛庫河,將冰島村委會分

2022/10/11

冰島五寨包括:冰島老寨、南迫、地界、垻歪、糯伍,也就是一條猛庫河,將冰島村委會分

2022/10/11

古樹茶關於.古樹茶联系.古樹茶留言.古樹茶網站地圖古樹茶.FB

地址:香港九龍太子基隆街33號地鋪
联系电话:+852-2374 6188
WhatsApp:+852-92356000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建設路1046號4樓025A
联系电话:13612850510
©2003-2024 香港中樂號茶莊 版權所有

  • 高级评茶员个人号
    微信扫码关注

  • 知樂茶学院服务号
    微信扫码关注

  • 知樂茶学院订阅号
    微信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