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的古樹茶
勐海縣屬於西雙版納州,而西雙版納州,是雲南最靠南部的地區。基本都在北回歸線以南,確切地說,是屬於熱帶,熱帶雨林氣候。官方的數據說,古茶樹有8萬多畝。這個數據,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具體到勐海,面積最大,有46000多畝。
既然人家這麼說了,作為一個制茶人,自然,想要對這些古茶園瞭若指掌才對,否則,何以面對茶友?因此,就這一個主題,必須做個梳理。涉及到很多地理以及數字,可能會稍微顯得枯燥,但,反過來來說,意味著乾貨更多,價值更大。
說到勐海七子餅茶,比如涉及到勐海的人文,地理,脫離人文,所有的知識都沒有實用價值。勐海縣,大約5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約30萬,這個地理面積,很多人沒概念,我來打個比方吧,大致跟上海面積相當,或者說等於上海面積的80% ,人口密度是上海的百分之一。
這使得這裏的勞動力非常稀缺,最貴的就是人工,不幸的是,這裏得資源實在是很豐富,而本地人不願意賣苦力,而且,少數民族眾多,使得這裏的投資環境極其惡化。嘿嘿,舉例來說,在昆明雇傭一個工人,大約1000元人民幣,在勐海相似,但工人的效率要低三分之二。這些看似無關的數據,實際上是我們後面分析古茶樹的價格為何飆升的內在因素。然後,你也可以因此瞭解到整個茶葉的生產背景。
在分析完整體情況後,我們來看下幾個關鍵的勐海數字,勐海縣城,5萬人。布朗山鄉1000多平方公里,勐海面積的五分之一,人口1.8萬人。布朗山鄉的村委會管轄七個:勐昂、班章、章家、曼囡、曼果、曼新龍、結良。大滇的茶涉及了其中4個村委會,大滇401的布朗之春,來自章家以及曼新龍;格朗和哈尼族鄉面積313平方千米,人口1.64萬人,鄉轄5個村委會:蘇湖、帕宮、南糯山、帕真、帕沙。請注意這裏的兩個村委會,南糯、帕沙;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面積615平方千米,人口2.44萬人,大滇茶品西定高山、巴達高山系列茶來自此地區,大黑山的巴達野生古茶王,來自此地區;勐宋鄉面積493平方千米,人口2.21萬人,代表茶品,那卡,大曼呂;勐混鎮面積332平方千米,人口3.05萬人,關鍵地區:賀開。
今日,我們將細細到來,幾個勐海的茶山。賀開村委會古茶園主要分佈在曼邁、曼弄老寨、曼弄新村3個拉祜族寨子。曼邁村居多為4 200畝,古茶樹平均密度一般在132株/畝左右,全年平均單產30公斤/畝,這裏古樹茶的密度算是相當大了,所以產量較高,大家可以測算下,每株的產量是0.22公斤幹茶,再分春夏秋茶計算,每株茶樹的春茶產量最多0.1公斤。
那麼,這些樹到底有多大,是怎樣的情況呢?樹高平均在2.5米,基部圍0.82米左右。從鮮葉來說,是400克春茶的鮮葉,由此可見,所謂單株茶的產量.除非是不成片的,一株樹佔據了大約10平方米以上的面積,可以稱為茶樹王的茶,才可以得到大約2公斤幹茶。以我們今年採摘的帕沙次茶王樹來說,帕沙第二大的樹,最後制茶4餅,而這棵樹的茂盛程度,極為罕見。當然,這個平均一棵樹0.1公斤幹茶,包括了有些只要主幹及非常少枝葉的茶樹,但總體而言,就算枝葉再茂盛,單株樹要上1.5公斤非常困難,賀開的**古茶園,因為產量較高,而且,主要是茶偏澀,一直在古樹茶的中等價位徘徊。但就大滇個人意見,現在茶的價值偏低估了。
原因在於,賀開茶的後期轉化,其實相當令人期待。如果在班章和賀開之前選擇,我毫不猶豫選擇賀開。無疑,賀開大樹茶的純度遠遠高於班章。在賀開的曼弄新寨,可以看到10多棵大茶樹,基部圍粗2.12米,最大幹圍1.72米,樹高3.8米,自基部0.55米處有5叉分枝。樹冠直徑7.3米,樹幅7.3x6.55米,發芽密,芽葉色澤黃綠,茸毛多,平均一芽三葉,長5.6釐米。春茶開採期是3月中旬。屬於普洱茶種,樹齡達800年。注意看這些粗糙的數字,樹幅7.3x6.55,這棵樹佔據了45平方米,這樣的樹採集下來,春茶幹茶2公斤是沒有問題的,順便說下,目前市場上熱炒的 廣別老寨,也屬於賀開茶山,賀開村委會,一條路,2個分叉而已。
賀開完了,後面最大的古茶園,應該算南糯山了。這是一個曾經輝煌過,現在也被低估的茶山,而且,由於人口稀少的原因,許多古茶樹,居然,居然,居然沒人採摘。汗一個,連古樹茶都不采,更別說高海拔地區的臺地茶了,越往山頂走,看見沒采,長老了的茶樹就越來越多。
接下來,我們來說下南糯山的古樹茶。這跟七劍下天山中的一個人物有關,張順高先生,他提倡了許多保護古茶樹的活動,但南糯山古茶樹的發現,卻有更早的人物,周鵬舉(我們知道嶽飛也叫嶽鵬舉),雲南省茶科所周鵬舉在1953年做的事,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茶界的一件大事。他發現了2棵茶樹王,位於半坡老寨,一顆枯死的,一棵樹高9.55米 ,樹幅10米,主幹粗1.38米,樹齡800餘年。
這棵樹已經現在也死了,樹死了,人卻活著,所以人們又找了另外的一棵樹,繼續著南糯茶王的名聲。這就是人類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自然界的典型案例,無憂無慮生長在荒野中的古茶樹,忽然被人類封王,然後就被圈養,圍欄,供人參觀。忽然想起落水洞的茶王,每年無數人都要去那裏照相,爬上樹,還有摘幾片葉子留念。我幾乎沒有看到落水洞茶樹王枝葉茂盛的樣子,每次去,總是只看到幾片老葉,在山風中蕭瑟的悲鳴。
而這,就是人類對古茶樹一種熱愛的方式。可惜,茶樹不懂人類的感情。所以,保護起來的茶樹,多數時候,好像,滅絕得比正常要快。我們絕對不能責怪人類不憐香惜玉,只能怪那些茶樹,並不懂人類的溫柔。許多知名人士,知名企業,重金認領了你們這些寶貝,你們,也太不給面子,數百年,上千年都活了,卻在保護後數年就不堅守工作崗位,自顧自走了。太讓愛茶人傷心了!
南糯山,屬勐海縣格朗和鄉,僅僅是一個村委會而已,包括多個寨子。到清代,有數據可查,南糯山茶園面積達15000多畝,每年產幹毛茶300多噸,據此推算,畝產達到了20公。考慮到當時沒有密植臺地茶園,這個成績相當不錯,按年份估計,也就是說,目前南糯山至少應該有15000畝古茶園,如果沒有破壞的話。
繼續查閱歷史,1953年,南糯山茶葉產量恢復到62.5噸,1958年上升到193.1噸。1982年起,新種植密植速成高產茶園5000多畝(大滇說,臺地茶),2004年,南糯山村茶葉產量達800多噸,查閱數據得知,南糯山人口約為4000人,人均200公斤幹茶,有點嚇人。顯然,臺地茶佔據了量的大部分,而這,是跟當時,大樹茶並沒有得到充分採摘相關。在大部分時期,並沒有區分大樹茶和臺地茶的價格,這使得,許多村民砍掉了大樹,種植高產的臺地茶。
最新的資料,南糯山村委會轄23寨562戶總人口4632人,哈尼族為主體民族,擁有古茶園面積12 000畝。據此,古樹茶最大產量可達360噸,保守估計,春茶應該在150噸的規模,記住這個數字,這包括了南糯山23個寨子的產量,而最出名的僅僅是半坡老寨,再看茶樹密度,茶樹長勢較強,為169株每畝,這個數字非常之大,顯然,這個跟清朝時候的興盛有關系。
上一篇:普洱茶產地:布朗山曼囡
下一篇: 西雙版納的古樹茶
相關閱讀
熱門推薦
最新更新
精選排行
周排行|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