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陳年普洱茶的造就之路,觸目驚心!
在普洱老茶(陳年普洱茶)拍賣界,嘉德是神一般的存在,因爲它總能從不明渠道搞到老茶,什麽百年福元昌(現在的勐海福元昌的前身)、龍馬同慶号(現已被人搶注)、宋聘号、同興号等等諸如此類,不一而足,盡管飽受質疑,但是仍舊屢屢創造老茶(陳年普洱茶)的拍賣紀錄:
2013年11月19日,20世紀初的一桶福元昌圓茶創下了1035萬的高價;
2010年12月18日,20世紀初的藍内飛福元昌圓茶以504萬一桶成交;
2016年5月15日下午,一餅紅票宋聘賣倒了260萬……
盡管有如此顯赫驚天的記錄,但仍舊不得不令我們出離的憤怒,就如《大敗局》中的吳曉波說的,中國的企業家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關懷意識,缺乏對規律和秩序的尊重,對普通消費者和民衆的智商極度蔑視,無中生有,翻雲覆雨,一次次挑戰社會的公序良俗,就此切入,我們就能探究到老茶的誕生之路。
在老茶曆史畫像的描幕上,随意捏造,臆造曆史,把老字号當成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歪曲最厲害的福元昌,創造了老茶成交價最高、數量最多的記錄。
作爲勐海福元昌的前身,福元昌号是現存最早的标志性的大葉種易武茶,不同倚邦和象明那些老字号的小葉種,所以它的價格可以屢屢創造記錄。但就是這個茶号,其誕生年代被人爲拉長,由民國切換到清末光緒初年,市場網絡上這樣的信息鋪天蓋地。
可早在2008之前,詹英佩就證實了這種說法的缪誤,她拜訪福元昌的創始人餘福生的長子餘世高時,确切知道福元昌是承接于倚邦的“元昌号”,元昌号誕生于光緒四年,後來幾次轉手到餘福生手上,在1926年由其購入。吳疆在2016年的《七子餅鑒茶實錄》裏也考證福元昌誕生在1919年之後,高發倡更是認爲福元昌是1945年才由餘福生由“元昌号”改爲“福元昌”的,這三位的言辭是相當可信的,因爲他們與老茶沒有利害關系,而且觀點很接近,這有力質疑了20世紀初福元昌老茶的真僞,20世紀初,福元昌還沒誕生呢!
車順號照樣是同樣一個例子,明明是光緒年間的,偏偏又拉到道光時代,就連車順號的後人都看不下去,出面澄清。混淆老字号的曆史是很有必要的,隻有如此,争議不斷,模糊不清,才能引起傳播,進而渾水摸魚,而一個曆史确切、真實可信的老字号是不會引起大家興趣的,天價假老茶,我們人人有份!
老茶多由港台流入,這就值得玩味了,港台那條件,造假什麽的完全不在話下,早年的普洱老茶多來自那裏,早期的青餅做舊,濕倉陳化、潑水發酵,那是爐火純青。而且在曆史上,雲南的老字号承接對外出口多由香港轉口東南亞,老字号在香港一般都有辦事處,港人對普洱茶的消費量也很驚人,這爲老茶的來源找足了依據,于是一些80、90年代甚至21世紀初的老茶幾乎一穿馬甲就身價就暴漲幾千甚至幾萬倍,實在令人歎爲觀止。
這就是老茶的誕生史:混淆曆史,依托港台,偶爾東南亞的漂洋過海來看你。這是一個信息暴漲的時代,也是一個低智商社會的開始,智商捉急、傻子遍地,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裝糊塗,有些人就是隻長脂肪不長心,還抱着僥幸心理,爲什麽假古玩、假古董、假老茶大行其道,這就是了。
傻子太多,騙子忙不過來啦!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