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班章、冰島、易武三大茶系中,“潛力股”爲何是易武?
編者按:“紅酒論酒莊,普洱論山頭。”近年來,普洱茶制品在消費市場上多以“山頭茶”的趨勢見長。就我們所熟知的一些高端消費群體中以及發燒友圈内,在選購或收藏普洱茶制品,以及與投資普洱茶産業時,愈來愈器重或是看好普洱茶中的“山頭茶”制品或“山頭茶”茶企茶商,與此同時,普洱茶的生産商和茶企也爲了迎合“山頭茶”風味的消費者,欲将具有“山頭茶”風味的茶制品推向了普洱茶市中的高端市場。那麽,在老班章、冰島、易武茶系中,誰的潛力最大?
南方有嘉木,嘉木出普洱。在普洱茶界内,目前相對較茶友熟知的普洱茶産區中,以西雙版納茶區、臨滄茶區、普洱茶區爲主産區。在這三大主産區内,相對熱門、頗受青睐的“山頭茶”,西雙版納江外茶區以布朗山見長,江内茶區以易武山頭的小産區爲主流;臨滄茶區以冰島山頭爲代表,與此形成“三足鼎立”矩陣局面的三大普洱茶“山頭茶”。
在“三足鼎立”矩陣中,崛起時間最短也是最快的山頭,要數布朗山山頭,僅用了三四年的時間,其“勢”必壓矩陣中的易武山頭和冰島山頭,但這隻是表象。布朗山山頭的興起,相對熟知普洱茶行情的業内人士可知,這一山頭多以惡劣的商業手段推波助瀾“炒作”而起。就日前來看,布朗山山頭可“炒作”的價值已經挖掘到了頂峰,在未來可挖掘的“山頭”價值又有多少呢?
早年間尋茶時,我們在布朗山所見的古茶樹,多是生長在古木叢林的森林周圍以及其間,大多數古茶園經過上百年自然生長,爲零人工幹預管理,生态指标非常客觀。現在呢?随着普洱茶茶價上漲的趨勢,茶農茶商因“利”而爲,人工管理、幹預古茶園過于頻繁,嚴重破壞了茶園的生态系統,以緻昔日“霸氣”的老班章淪爲江湖傳聞,以緻那些曾是“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班章風骨今不見!
從生态環境來看,未來山頭茶領域内最具潛力或是開發價值的山頭茶,必是西雙版納江内的易武山頭。從茶葉制品的品質來說,易武山頭茶,基本上是分布在同一“茶谷”上,其品質相對較爲穩定;從茶葉産量來說,易武山頭“小産區”分布較多,以緻口感、風味的呈現亦是如此。比如,在易武山頭,近幾年挖掘出來的小産區丁家寨彎弓、薄荷塘、銅箐河等,或将還能發現更多的獨具潛力的小産區。因此,相對其他山頭茶而言,易武山頭茶不論是品質、還是産量,在未來都是着巨大的潛力。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三足鼎立”矩陣中的“冰島山頭”。就勐庫茶的優勢而言,在于山頭衆多,且分布廣泛。就目前的勐庫茶局面來看,除“冰島山頭”外,大多産量較大者且未曾被過度炒作的山頭茶比比皆是,比如地處邦馬大雪山的小戶賽、冰島五寨中的壩歪茶,價格比較低,未來也有較大的開發價值。但是,勐庫茶也因“分布廣泛”,以緻山頭之間相距較遠,且每一個山頭的産量較小,這便成了“冰島山頭”在未來不足以立“市”的一大短闆。另外,從品飲口感來說,“冰島山頭”的口感難以媲美易武“山頭”的圓滑,這也是“冰島山頭”難以立“市”的又一短闆。
總而言之,“三足鼎立”矩陣中的布朗山頭、易武山頭、冰島山頭,從目前的生态指标斷論,易武山頭的生态指标最好,生态系統可持續性較強,在普洱茶領域内将是最有潛力最具開發價值的一大山頭,冰島山頭次之,布朗山頭末之。
上一篇:易武,普洱茶友心目中的圣地
下一篇:易武最好的普洱茶都是国有林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