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閣下來到 香港中樂號
滾動資訊:
所在的位置:首頁 > 茶葉百科 > 茶的歷史

易武茶區與易武古樹茶的那些事,你懂嗎?

來源:網絡作者:易武茶人 時間:2018-01-16 23:47:39
我要投稿 字體大小【

 要講清易武茶山,要先講清楚六大茶山。按照《本草綱目拾遺》、《滇海虞衡志》等書所記,六大茶山是: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專、慢撒。據傳說六大茶山種茶還與諸葛亮有關。《普洱府志·古迹》記:“舊傳武侯遍曆六山,留銅鑼于攸樂,置銅铓于莽枝,埋鐵磚于蠻磚,遺木梆于倚邦,埋馬镫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固以名其山。”諸葛亮到過六大茶山并留下茶種的說法當然隻能是傳說,但六大茶山已有上千年的種茶史是不争的事實。六大茶山之名到後來發生了變化,在阮福的《普洱茶記》中又出現了六大茶山的另一說法:倚邦、架布、嶍崆、蠻專、革登易武

兩者相對不難發現原來的攸樂莽枝、慢撒沒有了,換成了架布、嶍崆、易武。爲什麽會發生這種變化呢?最主要原因應該是六大茶山的分布與結構造成的。六大茶山是一片相互連接的茶區,這一帶山巒起伏,有無數的山峰、山梁、山包,在很多山包上、山梁上、山峰上都有茶園,六大茶山的名稱隻是選取了這大片茶區的六個有代表性的茶山來稱呼、來涵蓋周圍的一片茶區。例如倚邦茶區就包含了倚邦曼松、曼拱、嶍崆、架布、麻栗樹等自然村和茶山,面積達360平方公裏。蠻專茶區包含了蠻專(曼莊)、曼林、曼遷、八總寨等茶區。由于具體的茶山、茶園太多,加之茶區内民族沖突、械鬥時有發生,各茶山的地位、産量、名氣也會有所變化,加之過去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寫書的人并沒有到過六大茶山,所記錄的也常常是聽聞,因此六大茶山的具體名稱發生變化也是正常的。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區與<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樹茶的那些事,你懂嗎?

六大茶山的名稱演變中,易武取代慢撒很正常,因爲易武易武土司所在地,轄區包含了慢撒茶區。尤其是現在慢撒茶區的老茶樹被挖掉種糧的很多,産量大量減少。架布、嶍崆取代攸樂莽枝則不合理,因爲架布、嶍崆屬于倚邦茶區,列有倚邦就不該再列架布、嶍崆。樂、莽枝是重要茶區不該取消。

按現在的行政區劃,攸樂山屬景洪市基諾鄉。易武山(含慢撒)屬勐臘縣易武鄉。蠻專、倚邦革登莽枝屬象明鄉。但在自然分布上六大茶山是基本相連的,處在同一區域。古代這大片茶區還包括清末割給法國的勐烏、烏得。現在老撾北部靠近易武山的地方仍有古茶園。

從各茶山的實際茶園分布看,叫六大茶區更爲準确。

由于曆史原因莽枝革登古茶園荒蕪、毀壞較嚴重,産量在逐漸恢複中。

易武位于勐臘縣城北方,距勐臘縣城110公裏。進易武的汽車路從勐醒分岔,已鋪成柏油路,勐醒至易武32公裏。易武年平均氣溫17.2℃,年平均降水量1500~1900毫米。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區與<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樹茶的那些事,你懂嗎?

易武一帶最早是古濮人種植茶樹,明末清初以後,随着六大茶山名聲越來越大,尤其是列爲貢茶後,内地人大量遷入六大茶山,包括四川人、石屏人等,他們或種茶、或經營茶葉生意,現在易武倚邦一帶還有大量石屏人的後裔在種茶或經營茶生意,他們鄉音不改。麻黑村63戶幾乎都是石屏後裔,進入麻黑就像到了石屏。據村主任何天強講他家遷居麻黑已有七代。1920年麻黑村的張正鴻先生創建了鴻慶号茶莊。到清光緒年間易武産茶已超過200噸。1930年至1949年易武曾作爲鎮越縣政府所在地。一系列在普洱茶曆史上著名茶莊在易武出現,如同慶号、同興号、同昌号、安樂号、乾利貞号、鴻慶号等。

1937年抗日戰争開始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由于戰亂,茶葉生産和經營受到重大打擊,大量茶園荒蕪,人口外遷,茶莊停業。新中國成立後實施計劃經濟,茶葉列爲統購統銷産品,茶莊全部停業,古茶園有的改作了農田、糧地,剩餘的主要供勐海茶廠作原料。1979年在元陽召開全省密植速成高産學術研讨會,1980年又在昌甯召開全省低産茶園改造會,開始在全省大規模推廣“改土、改樹、改園”的茶園改造運動,在這個運動中易武古茶園被大量改造矮化。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區與<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樹茶的那些事,你懂嗎?

現在的易武茶區内茶園分成三種類型:一是少量保存下來的沒矮化的喬木型茶園。二是被矮化的老樹茶園,這部分量最大。三是新開辟的台地茶園。由于矮化的老樹茶園多數生長在林中,因此還能保持較好的山野氣韻。

易武茶區包含整個易武鄉的産茶區,也包含着過去的慢撒茶山。易武茶區現在老樹茶比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風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由于茶地分到各家各戶,因此要對茶葉産量作出很準确的統計是不可能的,比較公認的說法是易武每年老樹茶産量在60~70噸。當然随着茶價上升,茶農對茶園管理投入增多,産量已在逐年上升。

90年代以來随着普洱茶升溫,易武茶因其曆史名望和茶質好而受廣泛追捧,造成嚴重供需矛盾,于是打着各種名号的易武茶大量充斥市場,這其中有用易武台地茶充老樹茶的,有用外地茶充易武茶的。

<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茶區與<a href=https://www.zlhtea.com/puer/yw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易武</a>古樹茶的那些事,你懂嗎?

圖爲:易武毛茶

易武老樹茶是标準的大葉種茶,具有條索黑亮、較長、泡條,湯色金黃,苦澀較輕、香氣較好,湯中帶甜,湯質較滑厚、回甘較好、陳化較快等特點,由于矮化和長于山林的特點,山野氣韻不同寨子的有所區别。目前冒充易武老樹茶的茶葉中,一種是易武台地茶,口感相似但苦澀明顯重于老樹茶,甜滑感不如老樹茶,且條索較老樹茶細短。一種是小景谷老樹茶,條索相似但苦澀重于易武老樹茶,且甜感不如。一種是江城老樹茶,口感滋味很像易武老樹茶,苦澀輕、湯中帶甜、回甘較好,但條索更黑,而且湯質滑厚不如易武

免責聲明:本站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資訊,也不構成任何建議,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絡我們!

最新更新

中樂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成立於香港,專注於古樹普洱茶的製作與推廣。創始人希

2024/09/30

中樂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成立於香港,專注於古樹普洱茶的製作與推廣。創始人希

2024/09/30

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

2022/10/31

茶藝班課程內容充實而生動有趣,通過對中國茶的基本認識,配以適合的茶具及沖泡技巧,

2022/10/31

古樹茶關於.古樹茶联系.古樹茶留言.古樹茶網站地圖古樹茶.FB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加連威老道51號
联系电话:+852-2374 6188
WhatsApp:+852-92356000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建設路1046號4樓025A
联系电话:13612850510
©2003-2024 香港中樂號茶莊 版權所有

  • 高级评茶员个人号
    微信扫码关注

  • 知樂茶学院服务号
    微信扫码关注

  • 知樂茶学院订阅号
    微信扫码关注